關係中無形的權力轉移,是你誤信自己為受害者。
動態靜觀 - 戲劇體驗工作坊
合作機構
@ Treehole HK 樹洞
August 26, 2023
練習如何不用言語,感受關係之間的 POWER 。
粵語,成人班
這是第二次同樹洞合作的一個工作坊,真的很有趣的體驗。
剛剛完成 Vancouver Narrative Therapy Institute 的基礎訓練,聽了不少 Michel Foucault (米歇爾·傅柯)背後的一些分享,被邀請再次用戲劇治療相關的手法將這些理念、思想分析給 Mindforest 成員。
“10/10!導師在未開始活動前先和大家破冰,之後講解很生活化,很友善”
Foucault 在 1975年分享給世人一本書,叫“Surveiller et punir: naissance de la prison” (規訓與懲罰)。
文中,他比喻現代社會就如一個【全景監獄】。
從前的罪人是當衆受刑,誰罪過了,一目瞭然。
規訓和法律的的化身,即軍人或紀律部隊等等的社會角色會在街上穿制服行走,讓整個社會從 5 感官感受得到法規的存在。這種關係是一對一的對持。想像你走到一個法官面前,他身上的黑袍與白色的捲髮都散發著濃厚的氣場,就好像要求你去尊重和仰望他身後代表的秩序與法律。很明顯,這個法官擁有的權利在你之上。
全景監獄卻打破了這些一對一對持的關係。
現代社會,很多小罪犯受到的刑法都是隱形,甚至,平白一日中你是不會察覺到這個人其實是一個罪犯。
那是因爲現代的刑法,通常都是要求罪犯認清自己的地位:罪人,而讓他五體投地、心服口服地活出一個罪人的身份。
這就是一個《全景監獄》
有聽過所謂的【社死】概念嗎?社交媒體就是我們審視一個人的地位的最佳牢籠,在這個被Algorithm綁死的監牢裏面,渴求著脫穎而出的我們到底站在中間做監視那人,還是被關在牢裏被監視卻自不知?
你可能現在心裏癢癢的,想問一句:
上面的concept好恐怖,跟戲劇還有靜觀有何關係?
很棒,我就來説説。敘事治療 (Narrative Therapy) 裏面有一個中心的思想,就是每一個人都有 Self-Talk,這是我們推理自己 identity 的一種方式。很多時候,我們在不同關係裏面不敢跨出一步就是因爲我們膽怯了。
我是這樣的人嗎?我這樣做合適嗎?我這樣的人可以做這些?
以上的問題,你會跟自己說嗎?我想分享 Foucault 以上的思想就是比喻你的構思裏面,到底你認爲自己是主動地探索世界,檢視它的人,還是被恥辱感情勒自己的所謂 ”罪犯”?
在這個層面,其實我們並不需要考慮真相。我重申:真相不是重點!
而是,如果你從你的放射動作、對自己説的話是習慣性捆綁住自己,現實中你也不會活的怎樣自由。
我們在這次的工作坊分享了這些概念,也用了Freeze frame analysis,intentional walking 等等游戲化這些體會。
“8/10 了解到透過簡單的 Breath work找自己的Neutral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鬥爭。”